关注者

2008年10月22日

杨佳案审判疑云重重

“我就是要来看看,什么是公正的法律:杀死六个警察的人被判死刑,六个打死无辜市民的警察,是否也会被判死刑?”

前天一早,一名老伯骑着脚踏车前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许多关注杨佳袭警上诉案审判的公众一样,希望能为心中多道问题“讨个说法” 。

可以这么说,到现场去的公众既不认为杨佳这个28岁的北京青年无辜,也不期望高院会推翻死刑的原判。在他们眼中,审判结果不比审判过程重要,他们更想知道的是,杨佳犯罪背后的原因。

有评论说:“在现代法治社会里,一个法律常识是,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这就是所谓程序正义。就杨佳案而言,杨佳最后被判什么刑固然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法院通过什么样的程序来认定杨佳应该被判死刑。”

偏偏在所谓程序正义方面,杨佳案的审判疑云重重:杨佳父母已离异,他只要母亲代为请律师,但其母却突然失踪。为何上海法院指定的律师那么神通广大,可适时找到其母?那么,为什么案子进行二审时,母亲又音信全无?一审时,法院为什么将媒体记者拒于门外?

此外,杨佳声称被上海市闸北区公安怀疑偷窃脚踏车,并在审问中遭到殴打,这广被视为导致他手刃六名警员的原因。不过,这个关键因素似乎未获得足够的重视。案子二审时,杨佳辩护律师翟建认为公安机关未能提供杨佳在相关派出所接受盘查时的完整录像,不能排除杨佳曾遭公安民警殴打。可是,为什么法院就只强调没有证据支持杨佳被打,忽略了也没有证据可说明杨佳没被打?

还有,尽管原来为杨佳做精神鉴定的机构后来被断定为拥有应有的资格,但为什么就不能批准翟建的申请,再为行为异于常人,“突然想起来了,就搞出惊天动地事情”的杨佳,鉴定精神状况呢?

让人遗憾的是,杨佳一步步走上刑场的当下,这些疑团却仍未被解开。

学者说,杨佳案是平民百姓因心怀不满而加害执法者的典型。也有评论员认为,杨佳案已成为2003年大学生孙志刚在广州收容所被殴打致死的事件后,另一个人们认为审判不公就会被翻出来讨说法的例子。

事实上,杨佳案从一个“愤青”寻仇的刑事案件,变成轰动全中国乃至海外华人社群的杀警案,不少人认为这与警察滥用权力有关。一般认为,中国警察当中不乏害群之马,经常引起民众不满和批评。就在杨佳案二审前夕,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发生六名警员打死一名大学生的惨剧,死者亲属以及死者校友抬尸到公安机关聚众抗议。

难怪从7月1日杨佳袭警案案发至今,把杨佳称为“英雄”者大有人在。这些人不是不觉得被杀的警员无辜,他们也同情警员的家属,但他们不得不从自身或亲友的遭遇出发,佩服这位以身试法、以自己的方式为遭遇讨说法的青年。

据报道,到法院外关注杨佳案二审审判情况的一名上海访民说,杨佳跟有冤无处申的广大访民一样,是在求助无门下被“逼上梁山” 的。访民说:“我觉得都是被逼成这样的……有的人这么说,如果我要是有这个勇气,或者有这个力气,我也会去杀的。”

至于其他自认有冤屈但不愿意贸然触犯法律者,他们就只能通过生活中一些不合作的行为宣泄不满。前天,同样在沪上高院门口,就有个市民无视警察和保安的规劝,不把电单车骑离现场,就只一味坚称:“我人骑着车,我又没违规泊车,我又没犯法。” 说毕,还点燃了香烟,令警察和保安顿觉无可奈何。

没有评论: